导致反颌的口腔不良习惯有哪些?
1、伸舌习惯:在乳牙和恒牙替换时,许多儿童经常好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、乳牙残根或刚刚长出的恒牙,时间一长,就形成了吐舌或舔牙的习惯,继而形成开牙合或双颌前突,后者表现为上下牙往外支,即人们常说的“包牙”。
2、咬唇习惯:大多发生在6-15岁之间,常由于儿童情绪不好,出现咬唇动作,日久即形成习惯,女孩较多见。咬唇习惯可单独存在,也可伴有吮指习惯。其中,咬上唇习惯可形成上前牙倾斜、下颌前突、下牙前突。
3、吮指习惯:吮指活动是婴幼儿_初学会神经反射的一种行为,儿童几乎都有吮指习惯。一般认为,3岁前有此习惯可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,通常在4-6岁逐渐减少或消失。如在此后仍有吮指习惯并有一定强度的话,就会导致明显的错牙颌畸形。
4、吮吸功能异常:吮吸功能是婴儿出生以后获取营养的必要条件之一。婴儿刚出生时,下颌骨处于远中位置,通过正常的母乳喂养,给下颌带来一定的功能性刺激,促进下颌的生长并使下颌调整到中等位置。若为人工喂养,由于奶瓶位置及喂养姿势不正确,或橡皮奶头大小不适等原因而形成错牙颌畸形。
乳牙反颌不经矫正的话,半数以上将发展为恒前牙反颌,且症状会有所加重。乳牙反颌矫正后,恒牙再发生的可能性减小。乳牙期的_佳矫正时间是3-5岁,疗程为3-5个月。替牙期也是反颌矫治的关键期,戴用功能矫正器可将反颌、颜面的发育导向正常。
许多父母常常认为孩子还小,过早矫治太遭罪,等到牙齿长全后再矫正反颌也不迟,这是认识误区,会贻误_佳矫正时机。因为过了替牙期,这种反颌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,均已形成,常规的矫正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,有时还需要借助外科手术配合。
【文章为科普用途,非宣传目的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医疗内容请以医生诊断为准,部分配图来源互联网开放平台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】
-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:
-
- 推荐阅读
-
【微信扫一扫】
挂号/缴费/查询更快捷